愿景驱动——红色人心管理 | 博锐培训课程 wap.boraid.cn-j9九游
- 课程编号:100160417
- 培训属性:内训课
- 培训分类:经理人学院 / 特色课程
- 联系人:叶小姐
- 联系电话:020-87560032 18026426454
- qq在线客服:
参与对象
内容简介
1. 愿景与信仰的内涵
组织的愿景即对未来的展望以及使命达成时的景象;
组织的信仰是对企业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的相信并坚定不移地追随。
需求——理想——信念——信仰
现实——理想——幻想——空想
2. 愿景和信仰的功能效用
愿景是组织战略的最重要部分,是组织凝聚力、动力、号召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愿景为组织找到方向定位;
愿景为成员提供光荣感、使命感、责任感
把组织的愿景转化为组织的信仰,就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二. 红色愿景的启示
(一) 中共早期的目标定位摸索1. 1921年中共“一大”,没能定位
2. 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两座大山
3. 1948年追加一座大山:官僚资本主义
(二) 井冈山创业时期红军的愿景
1.“想要吃饱饭的,想要分土地的,就参加红军!”
【讲评和讨论】:愿景与成员的切身利益要不要挂钩?不挂钩的愿景有作用吗?
感悟: 组织的愿景一定要与成员的切身利益有直接联系;如果组织的愿景对成员的利益越大,愿景的作用就越大!为自己家干活,总是比为别人家干活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2.“我们红军是要打土豪,分田地”
【讲评和讨论】:愿景不仅要提出具体口号,还要不要付诸实际行动?
感悟: 人们不仅看你怎么说,更要看你怎么做,成员看到组织真的能给他们带来利益,他们才开始相信。一个组织切忌愿景是一套,做法又是另一套。组织的行为,必须与所提出的愿景、经营理念和社会承诺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否则要凝聚人心是不可能的。
3. “我们是穷人的队伍!我们为天下穷苦人的翻身解放而流血牺牲!” “为了下一代不再受苦受穷!”
【讲评和讨论】: 愿景要不要从切身利益“拔高”到社会责任?
感悟:成员不仅能够得到利益还能够有社会价值,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发挥出来。
对比:中国500强和世界500强部分企业的愿景
(三) 八路军时期的愿景
1. “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共和国!”“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要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讲评和讨论】:要不要把愿景转化为使命感?
感悟:有使命感才有光荣感,才会不抱怨,才会努力奉献。
2.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团结抗日,一致对外!”“减租减息!”
【讲评与讨论】:要不要在竞争双方找共同利益而阶段性合作?
感悟: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敌人的朋友也可以成朋友,敌人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朋友。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才能完成大事业。
(四) 解放战争时期的愿景
1.“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全国解放只是二万五千里长征走完第一步!”
【讲评与讨论】:在组织发展壮大时期,要不要用成功来鼓舞士气?
感悟:走向成功,是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好时机,但也要适时地提出更高愿景
2.“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保卫胜利果实”
【讲评与讨论】:组织有了高绩效,要不要让成员分享?
感悟:钱聚人散,钱散人聚;不做家业做事业,事业才做得大;要让成果成为激励成员、凝聚成员更加努力拼搏的物质基础,而不能成为成员贪图享乐不求进取的温床。
比较:广州佛山某企业集团为员工设立“下一代教育基金”的优秀案例;
三. 红色愿景建立的方法
(一) 内部愿景建立方法1. 红军官兵、共产党员的共同愿景
2. 共产党员的特殊愿景
启示:组织内部的愿景应当分层次,普通成员、骨干成员的愿景应当不同。只有共同愿景,没有层次愿景,组织成员的不同层次需求得不到满足。
比较:广州某企业内部愿景的优秀案例;
(二) 外部愿景的建立方法
1. 给农民土地的愿景;
2. 给工人、小资产阶级(个体户)驱除压迫的愿景;
3. 给民营企业改善发展空间的愿景:帮其推翻外国资本和官僚垄断资本,帮助其结束在夹缝中生存的历史;
4. 给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知识分子的自由民主的愿景;
四.红色愿景的落地方法
1.官兵个人愿景的梳理矫正方法个人为什么要参军?自己打算怎么努力?
2.对组织的愿景的认可度培养方法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军队?
班讨论、排总结、各班代表在连大会上宣讲;
反复、常规地进行;
感悟:对成员必须培养其对组织的认可度,尤其要培养对组织愿景的共识;
五.红色“人心管理”特点分析
(一)极为重视组织的内部愿景红军的凝聚力之所以大,就是因为相当重视内部愿景的管理。红军战士、红军家属、烈属与普通农民一样分地而且还有许多优待。
对比:现代企业绝大多数只重视外部愿景,忽视内部愿景;
案例:中国500强部分企业愿景剖析;
案例:世界500强部分企业愿景剖析;
总结:如果组织只重视外部愿景,忽视内部愿景管理,忽视内部成员分享成果,那么愿景的凝聚力是不大的;
(二)组织愿景与个人愿景高度结合
解放军组织愿景,是靠对官兵的愿景教育来落地的。
对比:现代企业绝大多数只重视组织愿景,忽视个人愿景的梳理工作;
案例:某企业梳理个人愿景的成功做法
总结:如果组织的愿景是无比正确的,成员也称颂,但是成员觉得与自己切身利益不大,那么愿景对人心的凝聚也不够大。组织的愿景需要建立,更需要用它来对成员进行教育。
案例:某企业的“2014年,要实现职工的薪酬在行业内第一”的愿景
(三) 愿景转化为组织的信仰
红军将愿景转化为每一个成员的信仰,使成员不畏艰辛而且充满乐观主义精神;
红军采用两套组织系统交互并存:军事指挥系统和信仰系统(党组织);
“当红军不是为升官发财”
案例:国内某民营企业从艰难创业开始,依赖信仰发展为世界级的企业;
对比:现代企业绝大多数只是建立了文字形式的愿景,没有能够将其转化为企业信仰;
感悟:团队是需要信仰的。有信仰的团队是最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的。
总结:让员工赞同愿景是第一步;让员工相信愿景能够实现是第二步;让员工坚信不疑的为愿景的实现而积极主动奉献是第三部。
(四) 愿景的阶段化
红军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阶段愿景
毛泽东的“两步走”阶段愿景
邓小平“三步走”阶段愿景
感悟:组织的长远愿景必须要与当前阶段目标结合,否则组织的愿景就会成为可望不可及的遥远理想。
案例:广州某企业2012年实现20亿元目标的阶段愿景
(五) 成员为组织愿景奉献 组织对个人提供关怀
1. 对组织内成员无微不至地关怀
2. 对组织外成员的关心
攻心为上,化敌为友:共产党对东北军高福源的关心,毛泽东对陈明人、程潜、傅作义…..的关心;毛泽东对广西女土匪头子程莲珍的感化教育。
感悟:关怀、赞赏、信任,是人心管理的最佳办法;只让员工奉献,不关心员工生活,员工的心是无法真正凝聚起来的。
课程总结:
1. 愿景是企业的发展目标,是赢得人心、凝聚人心的灯塔;
2. 红色愿景管理的成功在于,它代表了内部成员和“客户”(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
3. 需要经过教育,愿景才能够转化为企业的信仰,才能起到凝聚人心、调动积极性的作用。
4. 好的愿景管理必须重视阶段化愿景
5. 关怀、赞赏、信任,是人心管理的最佳办法;只让员工奉献,不关心员工生活,员工的心是无法真正凝聚起来的。
6. 企业是需要信仰的。有信仰的企业是最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的。
7. 组织内部的愿景应当分层次,普通成员、骨干成员的愿景应当不同。只有共同愿景,没有层次愿景,组织成员的不同层次需求得不到满足。
8. 不做家业做事业,事业才做得大;
9. 组织的愿景一定要与成员的切身利益有直接联系;
树企业愿景重要,如何将愿景转化为全体员工的信仰就更加重要!
专家信息
付祥
军人出身,硕士,副教授。领导力培训专家。中国管理研究院红色研究所所长。5年军旅生涯,20年高校教学经验,8年企业高层管理经验。专注企业领导力、创新力、决策力培训。北京大学mba客座讲师、清华大学总裁研修班客座培训师、内蒙古工业大学mba总裁教育中心签约培训师、澳门城市大学mba班客座教授。
历任:高校教授、深圳大磊实业公司总经理、香港海山集团(深圳)公司总经理、东盟集团营销中心总经理;
付祥教授通过多年的探索,用“三树一谈” “四个打造”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塑造出精英团队与精干的中层管理者。
一位具有15年高校教学经验又具8年企业高管经验的实战型培训师
一位长期研究毛泽东领袖力并在多家企业进行落地试点获得成功的领导力导师
一位在20多家央企、200多家中小型企业培训辅导过的高端培训课程培训师
付祥教授倡导“管理中国团队,需要用中西结合的管理体系”。他认为:“仅仅用西方人的方式管理中国人,在意愿和战略落地等方面效果不太好,西方管理经验应该在中国本土化,中国员工有中国人的人情世故,需要有适合中国水土的管理理论;中国企业需要中国式的企业领袖。”
付祥教授致力于打破西方人关于“中国没有管理理论”的论调,十多年来在20多家央企、中小企业建立了长期挂钩调研试点单位,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管理中国员工团队的中式管理体系,尤其是比较好地总结了解决中国员工意愿问题的方法;总结了中国式战略落地、团队绩效和团队传统的途径。
付祥教授提出的“激励阶段论”和“战略落地层次论”已经使若干企业受益;“三树两谈”、“四个打造”为中层和基层管理者提供了很好的团队管理工具;“战略眼光修炼法”、“意愿打造法”、“三个战略思维法宝”、“战略运营的两个重点”、“一体两翼企业经营管理体系打造法”已经为多个总裁班的老板及高管们提供借鉴并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之中。
核心课程:《总裁领袖力》《mtp中层管理技能》《突破性领导力》《高效团队执行力的6个绝招》《毛泽东思想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向毛泽东学习领导力》《井冈山精神与企业团队建设》《向解放军学习执行力》《企业竞争策略与博弈论》《心理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创新管理》
服务过的客户有:
服务过的客户: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北大方正集团、深圳开元国际物业、开元集团、深圳天健集团、中铁二局、富通集团、深圳发展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杭州银行、赛意法微电子、三星电子、惠州建设集团、新潮电器、深圳艺展公司、深圳柏泰教育服务中心、汕头建筑设计院、万科物业、桃源居物业、深圳市政府二办,深圳龙岗区政府、平湖翰林公司、深圳盛孚物业、东莞康赛物业香港名家地产物业集团、东莞市三元盈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数十家企业。江西精彩生活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太平洋直购商城、深圳雅致控股、佛山市正大机电集团、山西烟草、大连亿达物业集团